•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刊源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刊源

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在心血管生化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性实践

李惠晨, 晏贤春, 魏仁吉, 张晓, 郭宝辉, 张健, 赵晶

李惠晨, 晏贤春, 魏仁吉, 张晓, 郭宝辉, 张健, 赵晶. 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在心血管生化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性实践[J]. 心脏杂志, 2023, 35(1): 111-115. DOI: 10.12125/j.chj.202206049
引用本文: 李惠晨, 晏贤春, 魏仁吉, 张晓, 郭宝辉, 张健, 赵晶. 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在心血管生化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性实践[J]. 心脏杂志, 2023, 35(1): 111-115. DOI: 10.12125/j.chj.202206049
Hui-chen LI, Xian-chun YAN, Ren-ji WEI, Xiao ZHANG, Bao-hui GUO, Jian ZHANG, Jing ZHAO. Innovative practice of electronic experiment reports in group practice in cardiovascular bio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J]. Chinese Heart Journal, 2023, 35(1): 111-115. DOI: 10.12125/j.chj.202206049
Citation: Hui-chen LI, Xian-chun YAN, Ren-ji WEI, Xiao ZHANG, Bao-hui GUO, Jian ZHANG, Jing ZHAO. Innovative practice of electronic experiment reports in group practice in cardiovascular bio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J]. Chinese Heart Journal, 2023, 35(1): 111-115. DOI: 10.12125/j.chj.202206049

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在心血管生化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性实践

基金项目: 空军军医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KJJYDXYB01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惠晨,助教,硕士 Email:lihuichen1991@163.com

    通讯作者:

    赵晶,教授,主要从事教学创新实践改革研究 Email:zhaojing@fmmu.edu.cn

  • 中图分类号: G449.1

Innovative practice of electronic experiment reports in group practice in cardiovascular bio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克服在心血管生化实验教学中使用传统实验报告学生照搬照抄、弄虚作假及各自为战的育人痛点问题。
      方法  选择2019级和2020级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6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个组,以5节心血管生化实验课为1单元,交替使用传统实验报告(对照组)和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实验组),利用考核和调查问卷等方式来评价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在心血管生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在实验课前准备、结果客观记录、实验积极性和创造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实验组学生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课程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相关知识点的阶段课堂考核显示,实验组学生的知识考核分数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
      结论  与使用传统实验报告相比,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心血管生化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实验积极性和自主创作热情,避免编造篡改数据,有利于对实验原理的深刻理解、科研基本素养的培养、综合素质和协作能力的提高,并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和应用前景。
    Abstract:
      AIM  To explore whether electronic experiment reports in group practice could avoid plagiarized, falsified and teamwork-lacking traditional experiment reports in cardiovascular bio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S  Sixty-six students majoring in clinical medicine at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in 2019 and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 experiment periods as a unit, alternately using traditional experiment reports (control group) and electronic experiment reports (experimental group). Assessment and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lectronic experiment reports in group practice in experiment teaching.
      RESULTS  The stud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preparation before experiment periods, mastery of course knowledge, objective recording of results, experiment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and teamwork. The course satisfaction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ssessment of experiment knowledge showed that the scores of the stud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tudents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experiment reports, electronic experiment reports in group practice fully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independent creation and experiment enthusiasm, avoid fabricating and tampering data, strengthen students’ deep understanding of experiment principles and cultivate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 and teamwork. 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firmly establish a sense of teamwork,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collective honor and to fully cultivate students’ 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 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占世界人口死亡原因之首,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准确快速检测对于疾病防治至关重要,其中血液生化指标十分关键[1]。心血管生化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心血管疾病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生科研实验、临床生化检测的“第一粒扣子”,对于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激发科研热情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探索新型实验教学模式也受到很大关注[2]

    书写教学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实验教学的重要依据[3]。然而,现在广泛使用的心血管生化实验报告主要是包含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主要试剂和仪器、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等元素固定、格式统一的纸质报告,其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4]。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照搬照抄,由于实验报告形式固定,在实验指导中均能找到对应的部分,学生照抄实验原理等原文后,仅将结果部分简单书写,实验报告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②擅改结果、弄虚作假,由于实验结果主要通过文字描述,为拿到较好的结果,学生可能会弄虚作假,根据原理修改结果,而老师很难通过实验报告核实学生得到结果的真实客观性,不利于科研诚信等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授课老师也不能通过实验报告得到有效的课堂效果反馈,不利于发现和改正自身授课问题;③动手和思考积极性差,很多学生利用实验课上时间书写实验报告,少动手甚至不动手,对于出现的不理想结果,就会选择参考别人实验数据,不能反思实验操作的自身问题,对待原理一知半解,对待操作简单糊弄、蒙混过关;④各自为战、缺乏沟通,现在实验课理论教学完毕后,大部分学生就会按照实验操作步骤独自进行实验操作,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同学之间也缺乏有效沟通,各自为战。

    为突破传统心血管生化实验报告单一、固定的模式,克服学生照搬照抄、弄虚作假、各自为战的育人痛点问题,本研究通过采取以实验小组为单位,使用照片、视频等开放式、多元化电子实验报告的形式,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与使用传统实验报告相比,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的使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创作热情和实验积极性,避免编造篡改数据,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深刻理解、科研基本素养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构建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学生对于课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分析,对牢固树立团队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充分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等均有积极意义,有利于通过实践完成“思政”目标,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以2019级和2020级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小组6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课堂学员进行随机分组,每4人一组记为组数(1~8),以5节心血管生化实验课为1单元,课程编号记为A、B、C、D与E。奇数组学生课程A使用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记为A1为实验组,偶数组学生使用传统实验报告记为A2为对照组,下节课课程B奇数组学生传统实验报告而偶数组学生使用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依次进行交替。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既往医学课程成绩等因素之间无显著差异。

    为突破传统实验报告单一、固定的模式,本研究建立新型实验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①开放性,为突破传统实验报告的固定模式,要求在体现实验教学基本元素,比如原理、目的、步骤、结果等的基础上,不固定实验报告各个部分的格式和篇幅,可以重点记录自己认为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元素,对于实验过程中的步骤和结果可以进行自主书写评论心得;②多元化,实验报告采取拍照、拍视频等多种方式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后续的图像、视频信息的整合处理,形成一份电子实验报告文献;③客观呈现实验结果,由于是通过拍照、拍视频等多种方式记录,能够直接、客观的呈现每一个步骤的结果,用图像信息代替文字描述,能够避免数据、结果的擅自修改和弄虚作假;④构建学习共同体,以小组为单位形成实验报告,每组学生共享一份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具体分工,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牢固树立团队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强化学生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⑤组内分工角色轮换,由于生化实验教学是由多节实验课构成,为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要求在不同课程之间完成组内分工角色轮换(见图1)。

    图  1  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部分元素展示
    A:小组设计的封面 ;B:实验小组分工情况 ;C:实验操作的视频截图;D:实验结果拍照记录;E:对出现预期结果不一致的现象描述及可能原因分析

    本研究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66份,通过对实验课前准备、课程知识掌握、结果客观记录、实验积极性和创造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通过问卷星进行结果统计。同时,对于每节课两组学生进行授课满意度调查,并对5次课程进行统计学分析。为方便学生对实验课程知识进行整体回顾和对实验报告进行进一步更正总结,在实验课结束后1周统一收取实验报告,在实验课结束后2周,由非实验课程授课老师随机从实验教学题库中分别抽取5节实验课程试题,并对答题结果进行评分统计,客观评价学生对实验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节课程满分10分。

    应用 SPSS17.0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以$ \bar x $±s表示计量数据,以 t 检验方法进行组间比较。以人数(%)或(%)显示调查问卷结果,以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实验报告,使用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对调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积极性,规范实验操作,客观记录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加深实验课印象并对结果进行反思等方面均有明显促进作用,见表1。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发现实验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效地纠正学生擅自修改实验数据的不良习惯和弄虚作假的不良作风,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实验失败的原因,完善学生科研思维和发现解决自身操作问题,从而更好达到实验教学目的。

    表  1  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对实验课程学习效果影响(n=66)
    问卷调查内容选项人数(人)占比(%)
    提前进行实验操作分工6091
    69
    心中预拍摄,模拟实验过程4467
    2233
    实验操作更认真规范6294
    46
    实验结果反映更真实6294
    46
    加深实验课印象5685
    1015
    启发分析思考6091
    69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实验报告,使用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能够提高教员课堂授课质量,提高学生课堂满意度(表2)。原因分析认为,由于使用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的学生课前预习准备做的更充足,更能抓住课堂授课过程中的操作重点,因此对课堂授课效果更认可。

    表  2  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对实验课程满意度影响 (n=66)
    组 别课 次满意度(%)平均(%)
    对照组实验课18585
    实验课288
    实验课382
    实验课488
    实验课582
    实验组实验课19798 a
    实验课2100
    实验课3100
    实验课497
    实验课597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满意度高,a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能够增强团队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能够锻炼协调和沟通能力;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没有固定统一的模板,给学生留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创作热情;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需要拍摄和后期的编辑,对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办公和学习软件,提高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见表3

    表  3  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对综合素质影响 (n=66)
    问卷调查内容选 项人数(人)占 比(%)
    增强团体意识5888
    812
    增强协调沟通能力5888
    812
    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作热情6497
    23
    提高综合能力6091
    69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此次实验课结束后2周,抽取5节实验课程试题,进行实验相关知识考核,并对答题结果进行评分统计,客观评价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的实验课程试题考核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  4  实验课程试题考核分数对比
    课 次组 别分 数
    实验课1 对照组 8.3±1.2
    实验组 9.1±0.8 a
    实验课2 对照组 8.1±2.1
    实验组 8.8±1.1 a
    实验课3 对照组 7.8±1.6
    实验组 9.1±0.7 a
    实验课4 对照组 8.1±1.3
    实验组 9.3±1.1 a
    实验课5 对照组 7.9±1.3
    实验组 8.9±1.3 a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考核分数高,a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针对两种实验报告的选择,61%的学生表示会选择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而39%的学生会选择传统纸质实验报告(见图2A)。对于原因分析显示,选择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的最主要原因是电子实验报告发挥空间更大,并且能够督促自己把实验做好;此外,电子版实验报告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等;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电子版实验报告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实验数据,会让自己去更好地分析结果,并且电子版实验报告能够更好的被记录下来,有可能会保留在以后的公众号中,而纸质版实验报告枯燥乏味(见图2B)。在选择纸质实验报告学生主要原因是电子实验报告时间花费比较长,电子实验报告拍摄和后期制作压力较大;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电子实验报告分析实验阴性结果难度加大,纸质版实验报告可以用阳性结果代替自己做出来的数据,纸质版实验报告能够当堂完成,并且有固定的模板,写起来简单等原因(见图2C)。

    图  2  两种实验报告的选择和原因分析
    A:选择两种实验报告的百分比;B:选择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的原因分析;C:选择传统纸质实验报告的原因分析。

    心血管生化实验教学在整个心血管实验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课程讲述的心血管生化理论与规律能够通过实验课程的验证,进而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实验课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对学生后续工作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心血管生化实验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也是关注的重点[5]。教学实验报告作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强烈关系到实验课教学效果。本研究着眼于解决现在使用实验报告存在的实际问题,立足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实验报告的形式进行了改革实施,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的使用能够更好督促学生提前做好课程准备,课前对实验课程的基本步骤有了一定的掌握,有利于实验的顺利实施;由于拍照和视频等记录结果的客观性,能够更真实的反映阴性实验结果,防止更改实验数据;能够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对于实验的每个步骤和结果都更加重视,能够加深对于实验课的印象;对于过程中产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实验结果,学生会进一步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反思自己的操作问题,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实验失败的原因,完善学生科研思维和发现解决自身操作问题,从而更好达到实验教学目的,也提高了课程教学满意度。

    此外,通过课后知识点测试也发现,运用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能够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传统实验报告学生其分数达到9分以上的人数(满分10分)少于运用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的人数,一定程度上表明传统实验教学确实需要改革提高。在本阶段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实验分组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存在区别。为实现教学公平,在课堂知识点测验完毕,授课老师会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点的不足进行查漏补缺,补齐传统实验组学生相较于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组学生的知识短板,最大限度确保不同分组学生受到同等质量教学。

    本课题在实验报告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贯彻落实巧妙融入“思政教育”方针,充分考虑人文课程体验[6,7],提出以小组为单位构建学习共同体,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团队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由于组内分工轮换,能够充分锻炼学生协调和沟通能力,而拍摄和编辑的需要会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办公和学习软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通过实践完成“思政”目标,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然而,本课题设计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有学生提到拍摄和后期制作压力较大,增加了学生的一部分课业负担,需要进一步优化;由于开放式设计,老师在评价实验报告中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主观性比较高,因此建立与实验报告相对应的评价体系非常重要。此外,本研究项目可以在多种学科实验课程如心血管生理学实验中进行推广使用,可能会对教学实践产生较好的影响,当然并非所有学科均适用,需要授课老师进行甄别。总之,本课题为心血管生化实验报告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思路,对今后多学科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改进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图  1   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部分元素展示

    A:小组设计的封面 ;B:实验小组分工情况 ;C:实验操作的视频截图;D:实验结果拍照记录;E:对出现预期结果不一致的现象描述及可能原因分析

    图  2   两种实验报告的选择和原因分析

    A:选择两种实验报告的百分比;B:选择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的原因分析;C:选择传统纸质实验报告的原因分析。

    表  1   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对实验课程学习效果影响(n=66)

    问卷调查内容选项人数(人)占比(%)
    提前进行实验操作分工6091
    69
    心中预拍摄,模拟实验过程4467
    2233
    实验操作更认真规范6294
    46
    实验结果反映更真实6294
    46
    加深实验课印象5685
    1015
    启发分析思考6091
    69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对实验课程满意度影响 (n=66)

    组 别课 次满意度(%)平均(%)
    对照组实验课18585
    实验课288
    实验课382
    实验课488
    实验课582
    实验组实验课19798 a
    实验课2100
    实验课3100
    实验课497
    实验课597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满意度高,aP<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小组实操拍摄电子实验报告对综合素质影响 (n=66)

    问卷调查内容选 项人数(人)占 比(%)
    增强团体意识5888
    812
    增强协调沟通能力5888
    812
    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作热情6497
    23
    提高综合能力6091
    69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实验课程试题考核分数对比

    课 次组 别分 数
    实验课1 对照组 8.3±1.2
    实验组 9.1±0.8 a
    实验课2 对照组 8.1±2.1
    实验组 8.8±1.1 a
    实验课3 对照组 7.8±1.6
    实验组 9.1±0.7 a
    实验课4 对照组 8.1±1.3
    实验组 9.3±1.1 a
    实验课5 对照组 7.9±1.3
    实验组 8.9±1.3 a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考核分数高,aP<0.05。
    下载: 导出CSV
  • [1] 胡盛寿, 高润霖, 刘力生, 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3): 209 – 220.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19.03.001
    [2] 谢彩凤, 杨晓红, 颜念龙, 等. 定向探索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体会[J]. 生命的化学, 2021, 41(7): 1490 – 1495. doi: 10.13488/j.smhx.20210333
    [3] 王惠芳. 探讨论文式实验报告的重要作用[J]. 考试周刊, 2010, (54): 212 – 213.
    [4] 李江滨, 何月玲, 王 欣. 四种实验报告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比较分析[J]. 科技视界, 2013, (33): 18 – 19. doi: 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3.33.009
    [5] 张少斌. 生物化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生物学杂志, 2021, 38(6): 123 – 126.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1.06.123
    [6] 李 娟, 刘明朝, 张淑苗, 等. 课程思政在循环生理课堂中的挖掘和应用[J]. 心脏杂志, 2022, 34(2): 243 – 245. doi: 10.12125/j.chj.202112018
    [7] 金紫阳, 蒲 川, 邱增辉, 等. 医科院校“课程思政”3×4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 29(4): 532 – 536. doi: 10.13555/j.cnki.c.m.e.2021.04.010
  • 期刊类型引用(1)

    1. 张丛,王沛霖,王学兵,张君涛,贺秀媛,杨旭. 数字化实验报告在兽医学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畜牧兽医杂志. 2024(02): 138-14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图(2)  /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7
  • HTML全文浏览量:  7
  • PDF下载量:  18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6-19
  • 接受日期:  2022-10-0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10-09
  • 刊出日期:  2023-02-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