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刊源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刊源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不同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比较

沈丽 卢维晟 姚俊宇 方根强 王一尘

沈丽, 卢维晟, 姚俊宇, 方根强, 王一尘. 不同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比较[J]. 心脏杂志, 2005, (01). doi: 10.13191/j.chj.2005.01.21.shenl.007
引用本文: 沈丽, 卢维晟, 姚俊宇, 方根强, 王一尘. 不同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比较[J]. 心脏杂志, 2005, (01). doi: 10.13191/j.chj.2005.01.21.shenl.007

不同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比较

doi: 10.13191/j.chj.2005.01.21.shenl.007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543.3

  • 摘要: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探索建立造型简便且重复性好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150~170g)24只,按3种方法建立模型:①高脂造模组,高脂饲料9周;②维生素D3造模组,维生素D340万单位灌胃3d,标准饲料9周;③高脂维生素D3造模组,维生素D320万单位灌胃3d,高脂饲料9周。采用HE染色鉴定各组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情况。结果:光镜下高脂组血管各层结构基本正常;维生素D3造模组出现典型动脉粥样病变的斑块结构;高脂维生素D3造模组血管壁钙化和平滑肌细胞增生,程度较维生素D3组减轻,未出现典型斑块结构。结论:40万单位维生素D3的造模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典型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4
  • HTML全文浏览量:  30
  • PDF下载量:  94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